钟表中的冷门知识,连许多修表师傅也不一定知道
这些腕表常识,因为不是经常听别人谈起,也不是经常能了解到,所以有一种让人觉得很冷的感觉,但是这些知识又是表迷养成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知识点,所以知道这些知识对于想要了解更多腕表知识的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珍珠陀”?
珍珠陀的英文名为“mini-rotor”,最早问世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不同于传统摆陀和夹板并排独占一个水平空间的局面,这种小型或mini型摆陀则是“藏身”于夹板中,这就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当然也节省了空间,所以机芯才会变得更薄。但这样做的一个缺陷是因为要搭配比较细的发条鼓,所以动力储备也就不会很长,而且为了节省能量,一般也不会加装其它模组,也就是功能不会太复杂。另外,由于珍珠陀体积较小,所以受手部摆动或地心吸力的影响也自然较少。但是这样的话,机芯的运转能力也会相对逊色,为了最大程度上克服这一缺陷,很多大牌手表都会不惜血本采用贵金属材质制作珍珠陀,比如黄金、红金、白金、甚至铂金,所以超薄手表造价不菲是有原因的。由此,珍珠陀的三个明显特点就是:小,美,贵,称其为“珍珠陀”不是没有道理的。

什么是“卡罗素”?
说起卡罗素,就不能不提陀飞轮,而且先是有了陀飞轮,再有卡罗素,所以两者关系是很密切的。我们都知道陀飞轮是宝玑大师发明的,而且宝玑大师早在1795年就发明了陀飞轮,但是由于当时陀飞轮制作非常困难,因此价格也特别昂贵,所以陀飞轮问世两个世纪后全世界也仅制作了数百个而已。而卡罗素当初问世的时候,就是为了克服陀飞轮的这一问题而发明,1892年居住在伦敦的丹麦籍制表师Bahne Bonniksen简化了陀飞轮的旋转擒纵装置并为此取得专利,同时把这种装置命名为卡罗素—Karrusel,即英文carrousel“旋转”的意思,也叫偏心陀飞轮,因为仍然酷似陀飞轮,很多人分辨不清,也有人嘲笑卡罗素为“伪陀飞轮”。不过,因为实际上并未达到发明者当初设定的要比陀飞轮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目的,所以卡罗素也曾一度“销声匿迹”。
郑州汇丰名表维修:http://www.photosbyhaines.com/
TAG:
评论加载中...
|
上一篇: 名士手表走时误差
下一篇: 懂得这些知识,会让你省下不少修表钱!